王梦圆;许晓敏;陆昌勤;企业数智化转型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交织,致使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日益凸显。工作不安全感所固有的高度不确定性,会促使员工与同事进行社会比较,进而调整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然而,以往研究很少关注工作不安全感的社会比较效应。因此,本研究从社会比较的视角出发,探讨同事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自身工作不安全感作用后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采用情境实验法设计,收集了386名员工的数据,结果发现:在同事工作不安全感低的情况下,员工自身工作不安全感与其帮助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强。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分三个时间点收集了269名员工的匹配数据,结果不仅支持了研究一的调节效应,还进一步揭示了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作用效果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存在一个关键的社会比较过程。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拓展了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并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启示。
2025年10期 v.42; 3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张克英;温宁;陈钰瑶;包艳;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保障组织效能,“问责”已成为各类组织的核心管理工具。虽然以往研究就员工感知问责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已展开探讨,但多聚焦于对“任务”的感知问责所得出的结论无法完整解释组织实践中员工面临的问责困境。员工作为组织内被问责对象,其对问责内容导向的准确感知是影响其后续行为与绩效的关键。在注重人际关系的文化情境下,对“关系”的感知问责亟待被关注。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考察感知任务问责与感知关系问责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差异化非线性作用效果,并揭示其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通过对286份三时点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知任务问责与任务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员工聚焦任务负向调节上述非线性间接效应;感知关系问责与关系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员工聚焦任务对上述非线性间接效应起显著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本土文化情境下区分了感知任务问责与感知关系问责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机制,不仅拓展了感知问责的理论研究,也为管理者在实践中合理设计与使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问责机制提供了参考。
2025年10期 v.42; 5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